台南市永康附幼 本土語教學網站
  • 首頁
  • [永康在地特色]
  • 1. 本土語言教學計畫
  • 2.結合社區、家庭資源推動本土語言教學及母語日活動
  • 3. 推動母語日活動相片+學校及班級環境布置照片
  • 4. 推動母語日活動動態影片
  • 5. 幼兒園特色及教學資源
  • 首頁
  • [永康在地特色]
  • 1. 本土語言教學計畫
  • 2.結合社區、家庭資源推動本土語言教學及母語日活動
  • 3. 推動母語日活動相片+學校及班級環境布置照片
  • 4. 推動母語日活動動態影片
  • 5. 幼兒園特色及教學資源

*永康在地特色*  永康人不可不知永康事


=永康地名由來=

=永康俗諺=

1. 埔姜頭:
永康在早期稱為「埔羌頭」,來源是明末清初的日本正是戰國時代,武士所用鎧甲多為鹿皮,台灣是主要供應地,漢人以米、鹽等民生品從事商業行為,向平埔族人換取鹿皮輸往日本,鹿肉做成乾脯輸回大陸。在閩南語中,「埔」是平地的意思,「羌」是鹿的一種,體積較小,「頭」是靠海邊或水邊的岬角,「埔羌頭」即是靠近海邊平地有鹿群的地方。 
 

 2. 篦麻園:
分、小二庄,大庄在東,小庄在西屬現今埔園里。篦麻,一年生草本,莖高八九尺,中空如竹,葉,大呈楯形,掌狀分裂,秋天開花結子。種子可搾油,藥用為瀉劑,工業用為機械油。此二莊均以產此作物,故名。

 
3. 埔仔庄:
在篦麻園北,以地多草埔得名,為永康火車站前的村舍,屬現今埔園里。

 
4. 烏鬼橋:
烏竹里近縱貫鐵路處,即為烏鬼橋。原意是指跨蔦松溪之橋,為荷蘭殖民政府所築。與開元橋大橋小橋齊名,均為當時臺南府城往北行之重要孔道。明鄭時期並曾派兵屯駐於角宿(角秀),護衛此一陸路孔道。由於是荷蘭人利用其所捕捉的非洲黑好奴(烏鬼)所築,故名為烏鬼橋。

 
5. 部 後:
日治時期尚無村里,為一農業區。民國五十七年土地重劃後才形成一新社區,原屬南灣村,現今因人口多,再從南灣村分出形成崑山里,所以部後的位置就在今天的崑山里,不過崑山里內的四個舊地名:「窄巷仔」、「鯽魚潭」、「潭底」、「漁寮仔」。

 
6. 潭 底:
在道光三年七月,台灣南部遭暴風雨侵襲,曾文溪改到入台江。大量泥沙淤積於台江中北部,阻礙鹽水溪入海溪道。於是溪水直衝蔦松溪,再大量流入鯽魚潭中,沖毀現在仁德鄉中華醫事技術學院東側虎仔山分水嶺,使潭水改向南流經三老爺宮溪、二層行溪入海。此後千頃水潭、盡成良田。目前只剩昔日潭心所在的崑山科技大學內,尚存小湖(崑山湖),仍題為鯽魚潭,附近亦有『潭底』此一地名之說。

 
7. 窄巷仔:
​凌霄寶殿廟址舊稱『窄巷仔』,位置座落於永康市南灣里南灣街路尾,廟向坐東朝西,在日治時期,前往二五崙(現在的網寮里)進入臺南府城必經之地,昔日寶殿周圍盡是竹林而非常隱密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,美機猛烈轟炸臺南地區之時,附近許多居民紛紛逃至此地掘洞避難,為當時最佳避難之所。「窄巷仔」當時只有幾戶人家,北邊有一條崎嶇不平、幽靜的小徑,就是現在的崑山里國光五街,路寬大約不超過三公尺,牛車只得單道通行,在行駛中遇到牛車來往,輕車被迫讓路,非駛進田間不可,不僅如此,若騎腳踏車遇到同一情況,麻煩更大,因牛車道兩軌被車輛壓得很深,人行道僅約二台尺寬,空車容易換車道,若載貨物,非卸貨扛起來換車道不可,這是窄巷仔早年環境真實故事。


資料來源:台南市永康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 http://www.yongkangcity.gov.tw/?menu=travel2_2&notice_id=20
​
1.「學甲廟,洲仔尾轎」 
洲仔尾為昔日台江內海的港口,有大道公廟,乾隆十三年重建時,雕刻一頂神轎,所刻的龍、獅、鳳凰、牡丹、蓮花、菊、梅等,精巧甲於台郡,與由葉王整修的學甲慈濟宮,同為價值連城的藝術品,故稱學甲廟,洲仔尾轎。此神轎在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時,為殖民政府沒收焚毀。

2.「烏鬼橋、竹林前,作戲賴蔦松」
烏鬼橋、竹林前在烏竹林,與蔦松同奉三老爺宮,唯莊小民窮,不如蔦松的富裕。每逢三老爺生日,二莊挑祭品來祭神,祭畢,不依例將祭品設酒席宴客,演戲祝興。

 3.「四月二十二,買無豆干來作忌」
道光元年四月二十二日白蟶仔報,武定里民溺甚多,後人皆於是日祭遇難先祖,市場上魚肉雞鴨等均被買光,甚至連豆腐干也買不到。

4.「王田宋江老牙牙,竹林前宋江無三個,蜈蜞潭宋江少年家」
宋江是宋江陣,為民間自衛組織,清末時各莊均有。日治時,各莊興衰不一,王田、竹林前民移居蜈蜞潭者甚多,只剩下老弱婦孺,組宋江陣時,王田只有老人可以上陣,竹林前剩下二三戶,實在無法組陣。蜈蜞潭莊人口多,全由少年人組成。 
​
5.「送啊送,送去二王吃肉粽」 
二王即二王崙,昔日此地有菜頭市,為菜脯、花瓜、菜豆、茄等蔬菜的集散地,自然也有賣肉粽、碗粿等點心攤,故送去二王吃肉粽。另外,此地亦有墳場,民俗剛死時祭以三角肉,形如肉粽,故送出二王崙吃三角肉,即送入墳場。

資料來源:台南市永康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 
http://www.yongkangcity.gov.tw/?menu=travel2_2&notice_id=20

=永康在地文化資訊=

@紅極一時火車票:永保安康[新聞稿]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0715000478-260109

​@永康糖廠--台灣第一條糖業鐵道營業線
http://web.ykes.tn.edu.tw/railway1/html/3/index.htm
資料來源:台南市立永康國小官網 ​http://www.ykes.tn.edu.tw/

@台南市永康區公所全球資訊網--提供豐富的永康在地文化資料
http://www.yongkangcity.gov.tw/?menu=travel1

​
@永康商圈的資訊
http://710.tw.tranews.com/
​

按我回首頁
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.